日期:2024-07-17 08:24
来源:大气环境处
访问量:
为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丽龙江,6月11日,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龙江建设的实施意见》,省生态环境厅现就《实施意见》进行解读。
《实施意见》提出,加强系统治理,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到2027年,全省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达到26微克/立方米以下,各市(地)稳定达标;到2035年,全省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下降到23微克/立方米以下,实现空气常新、蓝天常在。
《实施意见》瞄准2027年目标和2035年美丽龙江建设目标,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针对北方地理气候条件和能源结构特点,提出大气污染防治整体问题协同治、城市问题周边治、末端问题源头治、常规问题专项治“四治路径”,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龙江实践提供路径遵循。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大气污染治理作为“国之大者”,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空气质量改善成效明显,2023年全省优良天数比率94.2%,全国排名第10名,PM2.5平均浓度25.5微克/立方米,全国排名第8名,两项指标均为北方地区最优,群众蓝天幸福指数不断提升。聚焦重点任务。深入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联席会议制度,创新实施散煤治理“三重一改”攻坚行动和大气污染防治“冬病夏治”专项行动,统筹推进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2021年以来,全省累计削减替代散煤556.41万吨,淘汰各类燃煤锅炉1419台,完成燃煤锅炉污染防治设施升级改造215台、65蒸吨以上燃煤锅炉(含电力)超低排放改造225台,治理挥发性有机物问题1814个。聚焦源头治理。成立省秸秆禁烧管控和综合利用工作指挥部,坚持横向联动、纵向协同,对秋收秋整地、秸秆离还田、秸秆禁烧等实施全过程管理,着力破解秸秆露天焚烧瓶颈性难题。2024年3月1日至5月15日,全省优良天数比例94.1%,同比提升5.8%,为我省实施秸秆禁烧管控以来最优水平,工作成效得到生态环境部充分肯定。聚焦联防联控。建立东北“三省一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治机制,深化“哈大绥”重点区域重污染天气应对联防联控机制,加强督导监管,精准预测预报,突出抓好管控区域和管控领域,重要时期实施精准联防联控,党的二十大期间、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第八届中俄博览会期间全省优良天数比率均为100%,圆满完成既定目标。全面推进美丽龙江建设,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主要任务目标,我省将以细颗粒物控制为主线,全面落实《实施意见》要求,坚持依法治污、科学治污、精准治污。协同遏制趋势性污染。深化“三省一区”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完善“哈大绥”区域联防联控,全面开展亚冬会空气质量保障工作。深入开展“冬病夏治”专项行动,抢抓施工黄金期,加快推进工程建设,最大限度减轻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压力。系统突破结构性矛盾。坚持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等方面源头发力。加大散煤污染治理力度,加快推进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建设。开展重点行业VOCs综合治理。出台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方案,高质量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持续开展机动车环保信息核查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编码登记。分类管好群众身边事。全面实施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职责分工,扎实推进声环境功能区调整。开展扬尘污染综合整治,确保“六个百分百”扬尘管控措施执行到位,有效遏制各类扬尘对空气质量的不利影响。实现全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蓝天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