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关怀版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专题专栏 > 最新专题 >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科技综合服务专栏 > 实用技术

高寒环境下核安保数字化监测系统

日期:2024-01-18 18:42 来源: 访问量:
【字体:

技术名称:高寒环境下核安保数字化监测系统

1)申报单位:黑龙江省原子能研究院

2)适用范围:该技术可满足特殊情况下应急环境监测的需求以及核反恐安保放射性检测任务。

3)控制的主要污染物:放射性物质、放射性气溶胶、放射性废物等。

4)解决的关键问题1.多路信号复合及能谱识别技术。通过对多路探测信号的复合来扩展和增强核探测器对辐射能量探测的广度和覆盖范围同时对能谱识别算法进行改进,进行稳谱技术的研究。2.瞬时弱信号快速捕捉及能量响应效率提升技术。研究放射性物质移动过程中微弱辐射源的跟踪和识别技术,通过电子和数字放大及修正补偿技术,提高核探测器对辐射能量的响应效率和精准度。3.低温环境下探测效率影响评价及低温补偿和数据修正技术研究。研究温度变化(高寒环境下)对核探测器探测效率和准确度的影响,通过数学建模和仿真实验,建立核信号和剂量值及放射性核素间转换和对应关系的数学模型,将温度作为关键影响参数,研究相应的补偿和修正技术。

5)技术特点及创新点1.采用多路脉冲信号采集方式提高系统对γ射线探测灵敏度,实现对人员和车辆是否携带放射性的快速检测分析。2.采用符合计数和能谱与之识别算法相结合的方式,剔除天然本底干扰并降低误报率,以提高弱放射性物质检测效率和准确度。3.通过恒温环境构建和温度自适应算法实现系统在低温环境下应用。

6)主要经济指标:单位投资成本:系统的综合成本为20万元,可一次投入多次使用。单位运行成本:主要为电能消耗,系统采用低功耗模式运行,所消耗的电能在20W左右。

7)技术可达到的相关标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61-2021);《电离辐射监测质量保证一般规定》(GB 8999-2021);《辐射事故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 1155-2020

8)技术工程应用情况说明:该技术国内应用工程5项,验收3

9)备注1.本专栏发布的技术由专家组综合评估后得出,结论属咨询意见,供使用者参考,不保证或暗示该技术在其它使用条件下都呈现与评估结果完全一致的技术性能,也不构成对该技术所涉及企业与产品的认证。2.用户在使用该技术时,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规章、标准和规范执行。3.本专栏发布的技术,其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由提供该技术的申报单位负责。4.所有在本专栏发布的技术,用户采用某项技术前,请对应用效果进行详细考察,以判断其真实性及适用性,用户因采用本专栏发布的技术信息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本单位不承担责任。

责任编辑:

【打印本文】 【关闭】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智能问答机器人 hi! 我是智小龙
微博
微信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