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名称:微氧循环流污水处理技术
信息来源:2022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水污染防治领域)》、中国环保产业协会
技术依托单位:迈邦(北京)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工艺路线:污水经预处理后进入生化处理单元,在循环流系统非曝气区的厌氧段充分释磷,与大比例回流的混合液混合均匀后进入低氧曝气区,利用微生物完成COD、TN、氨氮等污染物的高效脱除。泥水混合物自低氧曝气区进入澄清区,经高效沉淀装置进行泥水分离,污泥回流至进水端,清水送至深度处理单元进一步处理。
主要技术指标:生化处理单元进水COD≤500mg/L、BOD5≤200mg/L、氨氮≤50mg/L、TN≤60mg/L,出水COD≤50mg/L、BOD5≤10mg/L、氨氮≤5(8)mg/L、TN≤15mg/L。吨水处理能耗为0.18kW・h~0.27kW・h。
技术特点:在循环流系统中,通过低溶解氧高回流比实现污水处理的稳定达标,耐冲击负荷强、耐低温性能好、运行管理简便。
适用范围:生活污水处理。
案例名称:乌苏市(东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建设项目
业主单位:乌苏市净水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案例概况:
工程地址:乌苏市西湖镇道路西侧
工程规模:30000m3/d。
投运时间:2018年12月。
验收情况:验收合格。
工艺流程:污水通过排水管网进入粗格栅,去除较大固形物,然后泵入细格栅,去除较小的固形物,通过管道旋流自流入沉砂池,依靠自身重力,将污水中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沉淀并排出,出水自流进入微氧循环流系统去除COD、氨氮、TN等有机物,通过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出水进入高密度沉淀池进一步去除悬浮物,高密度沉淀池出水流入反硝化深床滤池对水中细小的固体进行过滤,进一步优化水质,然后进入接触消毒池进行消毒,出水经过巴歇尔槽后排放。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污水经处理后,出水COD30mg/L、氨氮1.4mg/L、TN11.4mg/L。
二次污染治理情况:各个单元产生的剩余污泥由泵送至污泥储池,经过污泥脱水处理后(脱水至含水率80%),统一外运处置。
主要工艺运行和控制参数:处理系统共2条线,以下参数按照单线计,主要工艺参数如下:总停留时间15.3h;污泥龄21.2d;污泥浓度6000mg/L~8000mg/L;容积负荷0.86kgCOD/(m3·d)。
投资费用:建设工程总投资1960.35万,吨水投资653.48元。
运行费用:吨水处理费用0.32元(含电费、污泥处置费、折旧及维修费)。
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情况:工艺通过自动控制低溶解氧浓度,比原工艺节电约30%。在BOD5/TN≥3的情况下,无需外加碳源。
免责声明:用户采用本专栏发布的某项成果前,请对成果的应用效果进行详细考察,以判断成果的真实性及适用性,用户因采用本专栏发布的成果信息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本专栏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