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立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扎根黑龙江的作家是幸运的,脚下这方水土,正是我们写作的丰沛源泉与独特根脉。
“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勾勒出这片土地的基本肌理。巍峨的大、小兴安岭,辽阔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奔腾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共同构成了我们宏阔的写作背景。这47.3万平方千米的生态长廊,是龙江作家感受的源头,书写的矿藏,更是我们的精神沃土。
唯有扎根这样的“写作根据地”,作家的感受、经验与记忆才能获得坚实的依托,才能生长出“向下扎根”的力作。笔下方能流淌出远山近水的灵韵,花花草草的生机,映照出时代的姿容与历史的厚重。回望黑龙江文学,凡形成成熟风格的作家,其作品无不烙印着鲜明的地域胎记,涌动着强烈的生态意识。
这份深植的生态意识,驱动着黑龙江作家不断拓展写作疆域。笔触所及,既有对森林毁伤、江河污染、生灵濒危等生态伤痛的深切忧思,多层次展现生态失衡的恶果;也饱含对和谐生态图景的深情描绘,对守护家园、修复环境的行动者的真诚礼赞,以及对构建美好生态未来的热切畅想。字里行间,彰显着作家群体深沉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如何让文字既扎根黑土,又连通世界?如何在故乡书写中映照全球生态议题?如何在生态写作的浪潮中葆有独特的地域风骨?黑龙江的作家们正在实践中求索、创新,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探索路上,有欣喜,有迷茫,更有深切的疼痛,但脚下这片土地的生态脉搏,始终是我们共同书写的核心主题与不竭动力。
守护生态,书写生态——这源于根脉的写作,正是我们最深沉的使命与价值所在。
作
者
介
绍
曹立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高研班学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曾参加《诗刊》32届青春诗会,第七届全国青创会,第十五届全国散文诗笔会。著有诗集《北纬47°》《山葡萄熟了》《喜鹊邻居》三部。有作品散见国内多家文学刊物,有作品收入多种诗歌选本。曾荣获首届萧红青年文学奖,黑龙江省政府第八届及第十届文艺奖及《人民文学》《诗刊》征文奖百余次。大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现致力于青少年儿童创意写作教学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