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
《关于交办姜晓宇等2人建议的函》收悉,经认真研究,现将有关情况反馈如下。
一、关于公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现状的反馈
在公众环境关注方面,我省社会公众对环境关注基于自身生存的周边环境,重点为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变化的直观感受,对易产生污染的建设项目关注也是基于对环境质量变化的担忧。在公众环保认知方面,我省引导社会公众建立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让生态环境理念贯穿日常生产生活之中。在公众环境监督方面,我省公众可通过“12345”政府综合服务热线、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官网“厅长信箱”板块、“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我向厅长说句话”栏目、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平台等进行监督。在环保组织方面,我厅鼓励支持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教育学会等社会公益环保组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公益项目。
二、关于强化我省公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建议的反馈
(一)创新形式方式,唤醒公众的参与意识,激发参与热情部分采纳。我厅不断加强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宣传,依托“三会一课”、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志愿者服务队等载体,面向党员干部、社区群众广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积极分子、志愿服务者参与到生态文明理念宣讲工作中来,不断扩大生态文明宣讲队伍。我厅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持续开展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在干部群众中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争当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员、讲解员。积极组建宣讲团队,深入各市(地)生态环境部门,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巡回宣讲。我厅根据生态环境部每年开展的“百名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十佳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十佳公众参与案例”“我是生态环境讲解员”等宣传推广工作同步开展选拔工作。我省两名生态环境优秀志愿者入选2023年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名单,获奖者管绍贤出席2023年六五环境国家主场活动领奖并作交流发言。我省首次对生态环境保护先进典型进行表彰,授予34个集体“黑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先进集体”称号、50名个人“黑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先进个人”称号。我厅于2022年举办“最美生态环境人”宣传推广活动,在六五环境日黑龙江省主场活动上致敬10名生态环境保护从业者。
其中“在生态文明思想教育进学校、进单位等一系列宣传活动中,各单位着力培养本单位崇尚生态文明的积极分子,让其在本单位的学习进程中,承担起生态文明理念宣传活动,并将参与宣讲工作纳入评优评先的考核条件”等内容,不予采纳,按照我厅工作职能无法落实此项建议措施。关于“通过发布“白皮书”形式,吸引更多市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管理过程中”。不予采纳,白皮书是政府或议会正式发表的以白色封面装帧的重要文件或报告书的别称,在我国国务院新闻办可发布白皮书,省生态环境厅无权发布。
(二)落实责任主体,强化公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协作联动部分采纳。我厅在强化法治保障方面,为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的地方立法工作,按照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立法计划工作安排,加快推进水条例、固体条例和省环保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制定进程,起草过程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鼓励各市地推进环保社会组织在建设法规制度、健全管理体制、加大培育引导力度、社会组织自身建设等方面指导帮扶力度,促进环保社会组织有序、规范开展以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公众环境权益为目标的社会公益活动,使其成为全民共推绿色发展、共建生态文明的积极力量。截至2022年底,全省完成环境监测设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危险废物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设施等四类环保设施对公众开放的地级城市占比达100%,全省共开放四类环保设施四批次59家,线上线下开放时间为19046小时,直接受教育人数23.9万余人。拍摄《疫情期间,医疗废物都到哪去了?带你看看转运处理垃圾》宣传片,开展《疫情防控必备环保知识系列问答》等线上活动,取得良好社会宣传效果。通过“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微信小程序平台、政府网站、生态小卫士公众号等新媒体,播发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的时间安排,把社会公众吸引到活动中来。利用智慧志愿(zy.dbw.cn)平台,发布组织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活动志愿者服务信息,邀请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活动。我省持续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对专项重点工作开设专题栏目,做好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应急、法律法规、部门文件等重点工作主动公开,2023年截至目前共主动公开信息86件。不断提升依申请公开答复规范化,完善依申请公开办理工作制度,扩宽三种申请渠道、增加三类审核流程、进行三次主动沟通,持续加力,提升办理答复质量,年初以来共接受办理依申请公开事项28件。
其中“鼓励各地面向社会招聘‘民间河长、民间闻臭师’等岗位,开展自愿、监督、举报”,不予采纳。按照我厅工作职能无法落实此项建议措施。
(三)拓宽思路,夯实生态环境教育大平台
部分采纳。在六五环境日、全国生态日期间,我厅组织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深入基层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进家庭、进社区、进工厂、进机关、进农村等活动,设置生态文明教育志愿服务台,发放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手册等,为社会公众普及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年初至今,全省累计开展普法活动770余次。黑龙江省2022年度居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调查工作自2022年7月末启动,12月末结束,历时5个月时间。据统计,全省参加2022年度居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调查的居民共2908人,其中,获得有效问卷居民共2792人,无效问卷居民共116人,问卷有效率为96.0%,超额完成国家级任务(1440人)和省级任务(2688人)。经测算,黑龙江省2022年度居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为17.1%。达到《健康龙江行动》设置的15%的目标要求。部分采纳。我厅拍摄主题宣传片《生态龙江万物生》,获2022年度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优秀作品;制作黑龙江省生物多样性保护邮票册和宣传册《雪润山河万物生》。拍摄《生态龙江这五年》《从这里看见美丽地市》《绿色龙江·地市》等系列专题片;传唱《让中国更美丽》《环保人之歌》,组织厅机关、省监测中心、大庆市、佳木斯市制作歌曲MV;制作秸秆禁烧警示片《谁给蓝天抹了灰》、系列短视频《秸秆不能露天烧》等。
其中“面向绿色学校、环境教育基地开展生态环境主题飞花令活动,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关键字,拍摄以诗词朗诵为主,添加歌曲、舞蹈等元素的创意视频。”不予采纳,按照我厅工作职能无法落实此项建议措施。
(四)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公众参与评价体系
部分采纳。此项工作正在推进中,13个地市中已有12个地市“12369”平台纳入“12345”政府综合网站。2020年我省已出台《黑龙江省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目前全省13个市(地)均制定完成举报奖励实施细则,将举报奖励制度作为宣传工作重点,开展持续性宣传,并结合“深入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将举报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和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案件线索列入重点奖励范围,有效提升有奖举报制度的震慑力。自制度实施以来,各市地共办理环境违法举报奖励案件29件,发放奖金2.4万元。
其中“推行环保行为积分奖励制,激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不予采纳,按照我厅工作职能无法落实此项建议措施。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
2023年9月14日
(联系人:郝婷婷 87113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