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至6日,省生态环境厅在哈尔滨市举办了2025年自然生态保护业务培训班,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士奇出席并致辞。
本次培训紧密围绕全省生态保护的实际需求,课程设计充分体现“专、精、实”的理念,涵盖自然保护地监管、生态文明示范区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生态状况评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核心领域。邀请了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东北林业大学、省自然资源权益调查监测院、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及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局、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专家授课,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的方式,详细阐述了当前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今年以来,全省自然生态保护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自然生态保护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美丽龙江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要聚焦“四大突破”任务。一是严守生态安全边界,年底前实现重点县智慧监管全覆盖;二是深入推进“绿盾2025”专项行动,建立多元线索发现机制;三是启动新一轮示范区遴选,打造冰雪经济、黑土地保护等特色模式;四是实施旗舰物种保护工程,讲好洪河东方白鹳和八岔岛棕熊等生态故事。
培训期间,厅自然生态保护处还组织了专题座谈,各市(地)代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就“建设绿色龙江”和“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换”等目标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会代表还分享了在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中的成功经验,提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此次培训内容贴近实际,为基层工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工具包”。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不仅是‘授鱼’,更是‘授渔’,对生态环境执法、自然保护地优化调整、生态遥感监测解译方法的学习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来自全省13个市(地)生态环境局的60余名工作人员参加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