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关怀版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新闻动态 > 时政要闻

中国环境报丨黑龙江打响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提升“麻雀战”

日期:2025-08-30 09:15 来源:中国环境APP 访问量:
【字体:
松花江畔,江鸥振翅起舞,阳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中尽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黑龙江省国控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88.3%,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松花江干流水质持续保持优等级。


松花江哈尔滨段

这样的变化,离不开黑龙江省实施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提升“麻雀战”,通过构建水环境问题预警响应机制,提高流域水环境问题发现、预警、响应、处置能力,确保全省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达到国家年度考核目标要求,全省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图片

实施水质提升“麻雀战”

图片
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是反映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考核内容,更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态安全。
2024年11月28日,在黑龙江省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提升“麻雀战”启动会上,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明确提出,今年不仅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更是谋划好“十五五”的关键一年,要采取建立专班、实施基础信息调查、强化监测溯源分析、严格专项督导检查等方式,推动水环境管理从事中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快速响应转变,提高流域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水平。
“水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季节性、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特点,要想根治必须有创新之举。”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马云介绍,“麻雀战”的创新之处在于完善了水环境管理机制,整合了生态环境监测、执法和省、市、县三级水环境管理力量,组建省级帮扶督导组和13个地市工作组、125个县(市、区)工作组,对水质异常国控断面开展“解剖麻雀”式的管理。这些“小分队”可以灵活开展流域水质监测、预警预报、溯源排查等工作,就像医生看病一样,他们能最快地找准“病灶”,再对症下药。


△工作组对先锋排干开展水质采样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实施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提升“麻雀战”,不仅是生态环境系统完成垂直管理改革后的一次成果运用,更是一次重要“练兵”。
根据《全省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提升“麻雀战”工作方案》要求,“麻雀战”以重点关注河流断面为主要工作范围,并由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此外,月均值超标或同比变差断面,连续2个单月及以上超标或同比变差的断面,上半月超标、预判月均值有超标风险的断面,也将及时启动并纳入“麻雀战”工作范畴。
截至目前,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等13个地市工作组已对58个断面相继启动“麻雀战”。
图片

“哨点”预警、“卡点”管控、“时点”问效

图片
在古恰泄洪闸口断面,“麻雀战”的威力得到充分展现。今年5月,安肇新河古恰泄洪闸口断面水质超标,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随即成立4个现场帮扶组,以对该断面水质影响较大的安肇新河流域为核心,全面排查水质问题根源。
“我们现场检查东二排干、西排干、北二十里泡、中内泡等水体水环境质量,同时辐射沿岸3公里内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及重点涉水企业、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重点排污风险单元,并组织开展加密监测。”第二帮扶组负责人、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副处长邢洁说,经过十余天的现场排查,帮扶组指导地市工作组找到了水质变化原因。
大庆市、绥化市生态环境局立即制定整改方案,明确实施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入河排污口整治、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监管、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生活垃圾乱堆乱放整治等整改措施。6月份监测数据显示,古恰泄洪闸口断面水质已经达标。
马云介绍,在“麻雀战”落实中,黑龙江省生态环境部门重点做到“哨点”预警、“卡点”管控、“时点”问效。
“哨点”预警即每半月开展国控断面、加密监测点位水质监测,加强数据分析和研判,发现水质异常后立即启动预警响应,做到早预警、早处置。
“卡点”管控则是结合水质超标特征污染物,快速锁定问题支流、干渠,随即开展流域网格管理单元排查检查,精准溯源污染源头,快速查清污染成因。
“时点”问效是加强省、市、县三级联动,督促属地建立水环境问题清单台账,细化整改目标、措施、标准、时限等内容,推进问题整改到位。
全省各市地也围绕“麻雀战”实施特色化监管。哈尔滨市依托智能平台分析历史数据,动态调整“时空双维度”监测方案,一线破题,靶向施策;佳木斯市构建“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入河排污口包保制度,并编制巡查手册,层层压实责任;鸡西市按照“流域一体化治理”的思路,延伸监测各行政区单元网格水质变化,实施网格化监管;黑河市建立环境风险台账,通过“一本账”提前研究监督治理对策。
图片

碧水清流润泽龙江

图片
在今年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伟进行的多次暗访中,也将“麻雀战”列为重要内容。他先后赴鹤岗市、佳木斯市、肇兰新河流域暗访水环境治理情况,强调要以“麻雀战”为抓手,坚持“一盘棋”思想,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加快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项目建设进度,扎实推进流域水质持续改善。
在基础调查方面,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开展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画像”,融合水系分布图、河道名录、国控断面位置关系图、水功能区等内容,以生活源、工业源、农业源等为重点,厘清国控断面汇水区域内支流、沟渠环境情况,提升发现问题、溯源分析、响应处置能力。
“我们还强化组织领导、工作流程以及精细管理,严格监测、预警、溯源、分析、整治,发挥基层网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作用,直至问题整改完成,断面水质稳定达标。”马云说。
在一系列保障措施的加持下,全省已有1493个水环境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麻雀战”成效逐步凸显。


工作组对大庆南区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进行采样监测

今年一季度,绥化市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87.5%,同比明显升高,在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中首次退出全国后30名;牡丹江市乌斯浑河林口县、蔡家沟、苗家3个断面进入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相对较好的前30个断面。
今年上半年,哈尔滨市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92.0%,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七台河市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率保持100%;伊春市、大兴安岭地区国控断面扣除本底后优良水体比例为100%。
入汛以来,黑龙江省以“麻雀战”为抓手,坚持晴天和雨天“两手抓”、定期检查和随机巡查“齐发力”,开展汛期污水溢流直排、生活垃圾和畜禽粪污乱堆乱放、工业污水超排偷排、农田退水直排、农药农膜随意丢弃等城乡面源污染问题隐患排查,做到控源截污,避免汛期“零存整取”“带病入汛”。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威表示,下一步,黑龙江省将以“水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为底线,持续深入实施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提升“麻雀战”,紧盯城乡面源污染、水质风险流域、主要污染指标,结合流域季节性污染特点,排查地势低洼、易受洪水侵袭的污水处理厂、泵站、污水池、溢流口等关键部位,加快解决处理能力不足、储存容量不够、管网设施老化、设备遇水损坏等问题,推进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助力全省绿色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张祖妍

【打印本文】 【关闭】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智能问答机器人 hi! 我是智小龙
微博
微信
手机版